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林萬元

職涯發展成長攻略-天龍八部(4-1)

四、突破極限期-或躍在淵:(5-10Y)

(一) 守破離的「破」:


守破離的「破」,指的是對工作熟練到相當程度以後,開始嘗試突破主管與同事教導的原則、規範與程序,細心地探究這些制度所欲達到的目的與當初設計的考量,不斷地問「為什麼?」批判式地思考是否存在可以改善的空間,希望能夠突破舊有形式與規模,精益求精,如此,才能逐漸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創新思維與行為模式。


曾經我們所遵循多年的框架,協助我們快速熟練與有效率地完成工作,讓我們漸漸地融入在公司組織之中,久而久之,安逸的環境造成我們創新思考的頻率愈來愈低,公司與個人若思考模式與行為反應開始發生規律的反射動作,就會阻礙成長進步。為了因應營運環境與業務的經常變化,您應該思考如何變革轉型,突破舊有的框架,顛覆以下五種類型的束縛:


1.過去的經驗:經驗是過去您所經歷過的事情、解決過的問題、慘遭失敗的教訓,或是您了解的某人脾性。這些經驗無論只發生一次或多次,都會記憶在意識裡,好像一個集寶袋,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使用。但是,這些經驗都是以前發生的,有當時的客觀環境,套用在現時狀態並非完全適用。假設一個人工作年資十年,到底這個人是擁有十年的寶貴經驗?還是一年的經驗複製使用了十年?每次思考發想就往口袋裡面撈,看看是否有合適的經驗可以拿來套用?往往就會限制您重新發想的範圍,失去脫胎換骨的成長機會,故應該謹慎運用經驗。


2.表面的觀察:觀察指的是您看到、聽到或讀到的事物,因為不見得是您親身經歷,無法確認其是否真實?例如呆帳比率萬分之一、製造良率98%、存貨平均週轉天數45天,這些都是依據閱表而來的數據,太高或太低?看情況!使用觀察之前,有件事必然要先做,那就是驗證觀察是否正確?並且使用標竿來比較衡量,因為單一數據是沒有意義的,不要被觀察的景象所誤導,更不要一直死守著這些口袋裡老掉牙的觀察結果來當作是永遠的標準,才不會限制住公司或個人成長發展的機會。


3.多數的認知:認知指的是個人或組織對於訊息、事物進一步加工的主觀感覺或想像。既然是主觀,且不同個體之加工差異程度相當大,精準度相對很低,故加註「多數」的字眼。工作上所連結的認知通常只是群體共同的默契,硬要拿來當作是遵循的規範,恐會被束縛而失去客觀性,變成狹隘的執著,甚且發生群體的迷失,使得整個組織陷入迷航。故個人與組織應該察納雅言,包容思維與意見多元的人,透過不斷地省思與調整,擺脫舊式認知,邁向成長。


4.習慣的文化:文化所牽動到的人數更多,文化習慣更是根深蒂固,影響公司營運甚鉅。個人每天處於公司環境、接觸相同文化的同仁或部門,無法完全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如果這些共同的做事方式是卓越優良的,將會成為組織成功的關鍵因素,但如果這些文化有其拙劣與偏私,則將有礙公司營運獲利與發展,人才也將無法久留。但要完全跳脫,恐非易事。組織與個人都必須形成危機共識,一起推動轉型變革才能反轉劣勢。


5.現況的作法:如果過去的經驗不足以完全遵循、採用,那麼我們現況的做法總是最真實、最即時,因為這是事實,不是嗎?是的,但現況的作法來源為何?從上述的經驗、觀察、認知與文化嗎?或是其他?「活在當下」若要解讀成珍惜現況,享受現在時光,或可謂哲學的修養,但無助於個人與組織的成長。「活在當下」就是守破離的「守」,著重在專注學習與透徹了解,並尋求突破創新的縫隙,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佈局。


個人與組織皆同,不要被上述這五種框架來源給限制住,試著往外伸展,突出原始的框架。問問自己,過去的經驗是否已經老掉牙?表面的觀察是否有被誤導?多數的認知是否有偏差?習慣的文化是否已經落伍?現況的作法有無更好的選擇?鐵材堅硬,卻不夠銳利與堅韌,透過加熱來改變晶體結構,再用鐵槌敲打成需要的外型與強化韌性,接著瞬間冷卻加以定型,來回數次,必成良鐵。故當您習慣自滿的時候,如果您願意將自己打掉重練,您將會有嶄新的自我來應付未來更加嚴苛的職涯發展。

驅動力:《https://www.dfadvising.com/》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煩請按讚並分享至您的社群,謝謝!】

2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