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職涯發展成長攻略-天龍八部(6-1)

作家相片: 林萬元林萬元

六、到達顛峰期-飛龍在天:(15-20Y)


(一) 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1.眼觀四面:天下有三種人,第一種人Make things happen(促使事情發生);第二種人Watch things happen(看著事情發生);第三種人等事情發生後,說「What happened?」(問說:「發生什麼事了?」)現代的策略型領導人必須具備微觀、宏觀、近觀與遠觀的能力,也就是既要見樹見林,又要遠愁近慮,四個面向都要周詳。筆者以眼觀四面架構出矩陣模式,並以一位財會背景的高階主管為範例,說明應該培養的能力:


(1) 近觀與微觀:這個面向著重業務範疇內目前重要事項的檢核能力。例如檢視例行作業中的魔鬼細節,因為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重大專案結果的考核,可以敦促重大專案如期如效地完成;針對財務報表的報告內容加以判讀,以為決策之參考。


(2) 近觀與宏觀:雖然是眼前迫在眉睫的事情,但也要擴展視野,有能力用更高的眼界去觀察。例如必須時時刻刻關注所處產業與上下游供應、客戶的進出貨變化,以便快速地評估與應變;觀察競爭同業的營運近況,以便調整營運作業與解決問題;定期評估績效結果並與策略目標比較,績效考核與策略檢討。


(3) 遠觀與微觀:為了公司未來的永續經營,必須擁有預先規劃流程機制的能力,雖然有諸多細節必須協調設計,但是可以因而提高組織資訊的透明與分析。例如為了提升組織未來的競爭力,優化營運模式與作業平台,以便更有效率地服務客戶;也因此必須重新導入適合的作業系統,讓各部門能夠快速地協同合作,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些都必須依賴優秀的人才,因此擘劃選訓用留的人才供應機制是刻不容緩的重要事項。


(4) 遠觀與宏觀:企業經營必須具備深謀遠慮的能力,既要看得遠,又要看得廣。例如擘劃公司未來經營方向的願景使命與策略目標,以便提供給各事業單位推動的引導;針對新科技技術所造成的產業裂變,發揮預測與變革的能力,以便提早佈局;考量關鍵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企業除了賺取利潤之外,也必須針對相關之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負起維護、改善與回饋的責任,使得符合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原則。


2.耳聽八方:大凡人要到了這個階層,或許眼界會張開,但往往耳朵可能就會閉起來。尤其是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最忌諱不分青紅皂白,帶著成見與偏見,看到黑影就開槍,但往往會擦槍走火,產生一些爭議,也會讓部屬感到挫折與沮喪,很快就會失去人心。所以,到任後初期的三到六個月,先主動學習傾聽四面八方的需求與意見,並與自己勤走現場所觀察體悟的心得連結,才是上策:


(1) 針對公司所處產業進行競爭力分析(五力分析),或收集的外部分析資訊,深入打聽整個競爭態勢對於公司營運有何重大影響?協助公司擬訂願景使命,以提供公司長期發展的方向。


(2) 客戶是公司的衣食父母,一定要親自去拜訪主要客戶,訪聽其對公司產品與服務的批評指教,並承諾持續並加強改善,以滿足客戶之需求與期待


(3) 依據公司願景使命與客戶所提需求,參與規劃營運策略,聆聽公司打算怎麼做?設定的目標為何?所需或可用之資源為何?並帶領所屬部門徹底執行,而不致違反悖逆、折損戰力。


(4) 與高層主管或董事會清楚溝通期待之營運目標與績效標準,並因此而擬定詳細的營運計畫,呈請裁示且恭聽建議指導,以便取得其同意與支持,確保執行無礙。


(5) 透過跨部門協作會議,討論重大議案,公開或私下邀請相關部門,善聽其對所轄部門及業務之意見或建議,以為部門運作改善之參考。


(6) 認識與了解部屬所轄職掌,並以誠信開放之心,邀請部屬私下懇談,傾聽他們的心聲、遇到的困難、對部門業務的感想與建議,協助他們解決困難並達成其關鍵績效指標。


(7) 公司進行商業活動追求獲利報酬之餘,應審慎探聽公司對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顧客、供應商、區域團體、投資者等的影響,以其利益為核心,達成永續經營與善盡社會責任的目標。


(8) 新任領導人有時不要小看部門內次級團體、代表人物之影響力,應該廣泛接收他們之間流傳之八卦訊息,提供有用的參考,但應該進一步驗證訊息的正確性,以正視聽


驅動力:《https://www.dfadvising.com/》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煩請按讚並分享至您的社群,謝謝!】

Comments


顧問講師  林萬元
Copyright © 2020, 驅動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