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3-2-界定不同種類問題
- 林萬元
- 5月1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訓練自己在問題發生前就已找到答案。

您還在憑著直覺解決問題嗎?職涯工作上,每個人都會遭遇問題,但問題包羅萬象、錯綜複雜,事情一忙,只能依照慣性思維去解決,甚至兩手一攤,直接躺平,連問題分析都省略了。
問題必須界定清楚,以便對症下藥,以下介紹三種類型的問題:

1. 恢復原狀型:指的是事物的現狀因為故障、損壞,失去原狀的外觀或功能而
蒙受損害。抓到起火原因,施以改善,就能確保不再失火。如果只是忙於滅火,過兩天又著火了,可能會更嚴重。
恢復原狀型問題不能只靠早開會、午檢討、加班寫報告,就能滅火吧?
維特教您如何三招滅火,不再發生:
(1) 緊急處置:不要只顧著罵人,趕快先止血,別讓問題一直惡化。例如置件不良,趕快停機排除故障,免得不良品一直產出而讓損失擴大。
(2) 分析真因:透過QC手法找出病根,對症下藥,防止問題重複發生。例如部分零件日趨微小,導致供料器尺寸不符而置件不良。
(3) 防止復發: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例如零件小型化是趨勢,換了新型供料器,問題就不再發生了。
省下滅火的時間去預防風險與追求理想吧。
2. 預防風險型:指的是事物的現狀正常,但現在是易變、不確定、複雜與模糊的時代,隨時面臨潛在風險而可能蒙受損害。企業最大的風險是欠缺危機意識,不能居安思危,自認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不會被雷打到。
預防風險型問題不能沒有危機意識,因為不是不爆,只是時候未到!
維特教您如何三步拆彈,防止引爆:
(1) 主動發掘:現況沒事,一旦發生,就有不良後果,必須主動發掘問題被擊發的誘因與影響。例如硬碟儲存重要資料,萬一損壞,就會嚴重影響工作。
(2) 預防策略:根據誘因採取預防策略,消除發生機率。例如硬碟定期掃毒,謹慎操作,避免劇烈震動、摔落。
(3) 執行措施:備妥應對方案,萬一發生,盡速回復原狀,免除或減少損失。例如硬碟資料定期備份,萬一損壞,能夠快速救回和正常工作。
企業不能以為歲月靜好、滿足現狀。必須做風險管理,盤點危機,變為商機。
3. 追求理想型:指的是事物的現狀正常,可能導致員工慣性思考、公司欠缺
創新,競爭力逐漸衰退,仍舊自我感覺良好。直到人心銹腐,青蛙被熱水烹煮,榮景再也無法回復。
個人只想保住工作,企業不思獲利成長,很快將會被市場淘汰!
維特教您如何三階築夢:
(1) 積極追求:舊方法無法開創新局,必須積極追求更高水平,才能應變挑戰。例如公司EPS現況五毛,希望提升到三元,否則,很快就瀕臨虧損。
(2) 規劃策略:光想做不到,必須分析產業環境,擬定策略目標。例如加速技術升級,投入產品創新,強化競爭能力。
(3) 執行方案:策略目標不能流於呼口號,必須展開執行專案與時程,並調配資源。例如召集人才、籌募資金、制定經營模式。
企業必須走出舒適圈,營運發展才有明天。
【驅動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經營大道IG:victor.lin.df
職場二三IG:career.strategy
D3.3-2
竭誠為您服務!
Comentarios